家用吸氫機模式
不同的使用方法,吸收氫氣的途徑和模式不一樣。根據物質吸收的類型,氫氣雖然在脂肪中溶解度更大一些,但屬于在水和脂肪溶解比較接近的物質,這符合容易被生物體吸收的物質類型,也奠定了氫氣通過各種使用方法可進入人體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無論是氫水洗澡,飲用,還是吸入,氫氣都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按照定義,吸收是外來化合物經過各種途徑透過機體的生物膜進入血液的過程。氫氣吸收也就是通過各種途徑,透過細胞膜進入血液的過程。
1、經胃腸道吸收---喝氫水
飲用氫水的吸收部位主要通過胃腸道。
胃腸道是外來化合物最主要吸收途徑。許多外來化合物可隨同食物或飲水進入消化道并在胃腸道中吸收。一般外來化合物在胃腸道中的吸收過程,主要是通過簡單擴散,僅有極少種類外來化合物的吸收是通過吸收營養素和內源性化合物的專用主動轉運系統。
氫氣就是一般化合物,通過簡單擴散進入胃腸道粘膜。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氫氣從口腔,食管,胃都會吸收,其中胃吸收是最主要的部位,小腸近端如十二指腸也是吸收氫氣的部位。
氫氣是比較穩定的氣體,在胃腸道內不會被繼續分解為氫原子,也不會變成氫離子,是以氫氣的形式擴散進入粘膜內,然后通過胃腸道粘膜下毛細血管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通過門靜脈入肝臟,然后經過下腔靜脈反流到右心。隨后在肺內經過交換,部分氫氣會擴散到肺,經過呼吸釋放到空氣,剩余的氫氣經過血液循環在全身擴散。氫氣進入生物組織特別是進入肝臟有可能會參與生化反應被分解為氫原子,但是目前這方面的證據并不充分。
2、經呼吸道吸收--吸氫氣
氫氣吸入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吸收進入血液。
肺是呼吸道中主要吸收器官,肺泡上皮細胞層極薄,而且血管豐富,所以氫氣在肺部吸收迅速完全。
經肺吸收氫氣與經胃腸道吸收者不同,呼吸道吸入氫氣不會隨同門靜脈血流進入肝臟,不經肝臟中的生物轉化過程,即直接進入體循環并分布全身。氫氣在呼吸道中的吸收主要通過簡單擴散,也受一些因素影響,其中主要是在肺泡氣與血漿中濃度差。可以理解為氫氣吸入量,例如每分鐘吸入氫氣300毫升,和每分鐘吸收100毫升,前者被人體吸收速度大約是后者的3倍。
氫氣在肺泡氣中的濃度,可以氫氣在肺泡中的分壓,氫氣的分壓即為其肺泡氣總壓力中所占的百分率。分壓越高,機體接觸的量越大,也越容易吸收。隨著吸收過程的進行,血液中氫氣的分壓將逐漸增高,分壓差則相應降低。氫氣在血液中的分壓將逐漸接近在肺泡氣的分壓,最后達到平衡,呈飽和狀態。在飽和狀態時,氫氣在血液中的濃度(mg/l)與在肺泡氣中濃度(mg/l)之比,稱為血/氣分配系數,即氣體在血液的濃度/氣體在肺泡中的濃度比值。血/氣分配系數越大,即溶解度越高,氫氣越易被吸收。通過吸入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大約30分鐘后,血液內氫氣濃度會達到飽和,這個飽和濃度決定于吸入氫氣的濃度或供氣量。
氫氣在呼吸道內的吸收速度與其溶解度和分子量也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吸收速度與溶解度成正比。雖然氫氣的溶解度比較小,但是氫氣的分子量比較小,造成這種氣體的吸收速度非常快。
影響氫氣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還有肺泡的通氣量和血流量,肺泡通氣量與血流量的比值稱為通氣/血流比值,特別是與肺泡通氣量與血流量兩者的比值有關。
3、經皮膚吸收--氫泡浴 洗臉 泡腳
氫水沐浴是典型的經過皮膚吸收。氫氣經皮膚吸收,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氫氣透過皮膚表皮,即角質層的過程,為穿透階段。第二階段即由角質層進入乳頭層和真皮,并被吸收入血,為吸收階段。
經皮膚吸收主要機理是簡單擴散,擴散速度與很多因素有關。在穿透階段主要有關因素是分子量的大小、角質層厚度和化合物的脂溶性。氫氣屬于脂溶性的非極性化合物,通過表皮的速度比較高。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小吸收效率越高。氫氣是分子量最小的物質,經過皮膚吸收速度極快。
此外,氣溫、濕度及皮膚損傷情況等影響皮膚血液循環的因素也可影響皮膚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