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節點設計
鑄鋼節點設計是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和鑄造工程師密切合作的過程。鑄鋼節點設計流程一般是1.綜合考慮建筑美觀、鑄造工藝、受力性能、連接構造、施工安裝要求。2.工藝設計與分析鑄造工藝過程數值模擬,確定澆鑄工藝和尺寸要求,制定工藝流程,3.力學性能分析與節點校核根據設計準則和計算方法進行節點分析、設計加工圖紙。檢驗鑄鋼節點的設計結果,設計方在必要時可提出對鑄鋼節點的試驗驗證建筑用要求。
1.鑄鋼材料的選用
鑄鋼選材時應綜合考慮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承受靜力荷載或間接動力荷載、承受直接 動力荷載或7 ~9度設防的地震作用)、節點類型 (單管或多管節點)、應力狀態(單、雙向受力或三 向受力)、鑄造工藝(工藝設計與裝備)、工作環境 溫度等因素,選擇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的鑄鋼材 料。目前國內工程中釆用的非焊接鑄鋼材料有現 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 11352—2009)的 zg230 - 450, zg270 - 500, zg310 -570,zg340 -640等鑄造碳素鋼;采用的 焊接鑄鋼材料有現行國家標準《焊接結構用碳素 鋼鑄件》(gb/t 7659—1987)規定的zg230 - 450h,zg275 -485h鑄鋼,日本《焊接結構用鑄鋼件》(jisg 5102 )規定的 scw410, scw450, scw480,scw550等牌號鑄鋼,以及德國《一般工 程用鑄鋼》(din en 10293 : 2005 )規定的 g17mn5qt, g20mn5n, g20mn5qt 等牌號鑄鋼。 德國牌號鑄鋼的硫、磷含量均控制在0. 02%以 內,遠比中國、日本各牌號鑄鋼中0.04%的硫、磷 含量控制嚴格,確保了材料的塑性和韌性性能,尤 其是與鋼構件之間的可焊性能,因而廣泛應用于 國內外工程中。